一、磁阻(MR)的定义与意义
1. 定义
**磁阻(Magnetoresistance, MR)**指的是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,其电阻发生变化的现象。
用公式表示:
MR=R(H)−R(0)R(0)×100%MR = \frac{R(H) - R(0)}{R(0)} \times 100\%MR=R(0)R(H)−R(0)×100%
其中:
R(H)R(H)R(H) 是外加磁场 HHH 下的电阻
R(0)R(0)R(0) 是没有磁场时的电阻
2. 意义
物理研究:研究电子运动行为、载流子性质、散射机制等。
器件应用:广泛应用于磁传感器、硬盘读写头、磁存储器、磁随机存储器(MRAM)等。
技术指标:MR值越大,磁场对电阻的调控能力越强,器件灵敏度越高。
二、半导体中磁阻的基本原理
1. 电荷载体偏转
电子在磁场中会受到洛伦兹力 F⃗=qv⃗×B⃗\vec{F} = q\vec{v} \times \vec{B}F=qv×B 的作用,轨迹偏转。
导致电子碰撞路径增加,从而电阻上升。
2. 两种主要类型的磁阻
正磁阻(Positive MR)
电阻随磁场增强而增加
常见于半导体、普通金属
负磁阻(Negative MR)
电阻随磁场增强而减小
常见于强自旋相关效应或量子干涉效应的半导体
3. 影响因素
载流子浓度 nnn:浓度越低,MR变化越明显
迁移率 μ\muμ:迁移率越高,磁阻效应越明显
材料厚度与形状:薄膜、二维材料磁阻常更明显
三、磁阻的计算方法
1. 基本公式
半导体磁阻一般用相对变化率表示:
MR=R(H)−R(0)R(0)×100%MR = \frac{R(H) - R(0)}{R(0)} \times 100\%MR=R(0)R(H)−R(0)×100%
单位通常为百分比(%)
2. 经典霍尔模型近似
对于单类型载流子的半导体:
R(H)=R0(1+(μH)2)R(H) = R_0 (1 + (\mu H)^2)R(H)=R0(1+(μH)2)
R0R_0R0 无磁场下电阻
μ\muμ 载流子迁移率
HHH 外加磁场强度
则:
MR=(μH)2×100%MR = (\mu H)^2 \times 100\%MR=(μH)2×100%
示例:
迁移率 μ=0.5 m2/V\cdotps\mu = 0.5 \ \text{m}^2/\text{V·s}μ=0.5 m2/V\cdotps
外加磁场 H=1 TH = 1 \ \text{T}H=1 T
MR=(0.5×1)2×100%=25%MR = (0.5 \times 1)^2 \times 100\% = 25\%MR=(0.5×1)2×100%=25%
3. 多载流子模型
半导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电子和空穴,磁阻计算需考虑:
σ=e(nμn+pμp)\sigma = e(n\mu_n + p\mu_p)σ=e(nμn+pμp)
MR=ρ(H)−ρ(0)ρ(0)MR = \frac{\rho(H) - \rho(0)}{\rho(0)}MR=ρ(0)ρ(H)−ρ(0)
n,pn, pn,p 分别为电子和空穴浓度
μn,μp\mu_n, \mu_pμn,μp 分别为迁移率
ρ(H)\rho(H)ρ(H) 为磁场下电阻率
特点:
双载流子磁阻通常更复杂,可呈现非线性 HHH 依赖
在强磁场下可能出现饱和效应
四、磁阻的实验测量方法
四探针法
测量电阻随磁场变化
可消除接触电阻影响
霍尔效应测量
同时获取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
可进一步计算理论MR值
低温与高磁场实验
低温可抑制声子散射
高磁场可观察极大磁阻(XMR)效应
五、半导体磁阻应用实例
应用场景MR 特点举例硬盘读写头高灵敏度GMR(巨磁阻)磁传感器小信号检测AMR(各向异性磁阻)MRAM存储器非易失性TMR(隧穿磁阻)高迁移半导体材料超大磁阻(XMR)WTe2、Cd3As2 等二维材料
六、总结
意义:MR 是半导体材料磁电性能的重要指标,对传感器、存储器和基础物理研究均有价值。
计算方法:
基本公式:MR=R(H)−R(0)R(0)×100%MR = \frac{R(H)-R(0)}{R(0)} \times 100\%MR=R(0)R(H)−R(0)×100%
单载流子模型:MR=(μH)2×100%MR = (\mu H)^2 \times 100\%MR=(μH)2×100%
双载流子或复杂材料需考虑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
实验方法:四探针、霍尔效应、低温高场测量
应用:磁传感器、MRAM、硬盘、XMR材料研究